12月10日,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德國中國之橋協會共同主辦的“中德數字化轉型論壇: 面向疫情的數字創新”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。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、中國科協主席萬鋼,德國聯邦議院副議長、德國中國之橋協會主席漢斯彼得·弗里德里希等出席并致辭。
萬鋼指出,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,中德兩國領導人密切溝通、協調政策,有效推動了兩國在疫情防控、經貿往來、經濟恢復和國際協同各方面的合作。兩國同舟共濟、攜手互助,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。雙方既有聯合抗疫的共同需求,又有數字化轉型的共同目標,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合作前景廣闊。兩國科技界在疫情期間依然通過網絡保持著密切聯絡,推動了中德青年科學院、數字化遠程教育平臺、風能效率提升等方面務實合作。未來應進一步加強協同合作和交流互鑒,共筑全球公共衛生體系,共塑中德數字伙伴關系,共促全球數字治理。
弗里德里希表示,數字化轉型涉及社會、經濟、醫療等各個領域,中德兩國越早實現數字化轉型,就能越早引領行業標準制定。他希望雙方能深入挖掘共同點,發揮各自優勢潛能,為全球抗疫提供有效手段,共同探索數字化發展新趨勢。
世界互聯網大會高級別專家咨詢委員會聯合主席、德國互聯網之父維納·措恩,中國德國友好協會會長、原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也出席論壇并致辭。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科協黨組成員、書記處書記宋軍主持。
本次論壇專題討論環節設置“預防新冠疫情繼續擴散—中德抗疫科研進展”、“現狀與展望—疫苗及數字抗疫產品”、“擺脫經濟困局—疫情下的企業數字化轉型”三個議題。中國工程院副院長、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,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、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,德國聯邦議院議員卡爾·勞特巴赫,德中人工智能協會主席肖涵等多位中德資深專家做專題報告,為疫情下發揮數字創新的效能提供思想啟發和經驗借鑒。
2020年9月,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達成一致共識,將數字領域確定為中歐未來合作的重點領域,打造中歐數字合作伙伴關系。為深入落實中德歐領導人會晤精神,中國科協與德國中國之橋協會共同發起中德數字化轉型論壇,旨在為中德兩國醫學和數字化領域專家學者搭建交流平臺,并以此為契機探索逐步形成中德數字化合作交流機制,促進兩國科研人員交流及項目合作,為中德數字伙伴關系建設做出貢獻。(圖片由中國科協提供)
(責任編輯:韓夢晨)